智能樓宇實訓室建設參考圖
一、項目背景分析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,樓宇、電氣、電力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。我國樓宇、電氣、電力行業迅速發展,在全球同行業中已成為發展最快、最具有活力的國家之一。到2020年底,國內樓宇、電氣、電力行業具有較大規模的生產企業已達16000多家,已形成了大、中、小型門類齊全的產品體系。目前,我國是僅次于美、日兩國居世界第三位的樓宇、電氣、電力設備生產國。本著服務順義區的首要建設目標,我校與本地區多家單位建立了良好長期合作關系,為畢業生創造了非常優越就業平臺,就業穩定率達98%。
二、申報理由
我校樓宇專業始終堅持緊跟市場需求變化,主動適應區域經濟和行業、企業發展的需要定位智能樓宇設備管理、檢測、維修的專業方向。確定了校企合作下學崗對接人才的培養模式、構建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體系;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;努力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和過硬的職業技能相統一的高素質、復合型的工科技術服務人才”的專業辦學思路,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,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專業特色和品牌優勢。我校與多家單位建立了良好長期合作關系,為畢業生創造了非常優越就業平臺,就業穩定率達98%。
學校建造樓宇實訓基地項目若能實施,將極大地改善學校的教學科研和實訓條件,建設一批實驗、實訓基地,解決多年來困擾職業技術教育改革(諸如“雙師型”師資力量不足、校企合作層面、教育資源緊缺等)的問題,為增強學校承擔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,同時也對順義區乃至北京市經濟建設做出一定的貢獻,社會經濟效益顯著。既擴大了辦學規模,又增強了教學設備和實驗設備,可以滿足師資培訓和產教結合的需要,通過在基地完成實際課題和生產實踐,可迅速提高師資隊伍的總體實踐能力,也為他們參與企業實踐,進一步提升業務水平奠定了基礎。為學校開展彈性學制和柔性培養方案等重大改革創 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,也為校企合作,開展定單式培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智能樓宇專業實訓室項目的建設,結合北京市產業特點,能發揮職業教育的培訓優勢,通過大力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、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、企業員工轉崗和技能提高培訓,服務于新農村建設,服務于北京市轉型,服務于產業結構升級,服務于北京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。
二、主要內容
樓宇模擬實訓模擬房間設備10套,中央控制監控裝置1套等。具體設備清單如下:
序號 |
設備名稱 | 配置明細 |
1 | 樓宇模擬實訓模擬房間 | 模擬實訓操作間 |
門禁對講單元實訓屏 | ||
視頻采集卡 | ||
彩色一體攝像機 | ||
無限網絡攝像機 | ||
DSP智能控制云臺 | ||
高速球云臺攝像機 | ||
彩色攝像機 | ||
彩色半球攝像機 | ||
針孔攝像機 | ||
室內自動云臺 | ||
智能解碼器 | ||
報警主機 | ||
樓宇模擬實訓模擬房間 樓宇模擬實訓模擬房間 |
三鑒探測器 | |
嵌入式硬盤錄像機 | ||
硬盤錄像系統 | ||
三鑒探測器主件 | ||
安防監控實訓屏 | ||
歐式數碼主機 | ||
室內可視分機 | ||
無線報警對講主機 | ||
門前鈴 | ||
層間分配器 | ||
IC卡發行器 | ||
開門按鈕 | ||
電控鎖 | ||
門磁 | ||
非解除卡 | ||
指紋識別 | ||
電源箱 | ||
可視管理系統 | ||
智能家居高級教學開發 | ||
控制器模塊 | ||
探測器模塊 | ||
樓宇模擬實訓模擬房間 |
火災報警控制器 | |
火災報警顯示盤 | ||
輸入輸出及聯運模塊 | ||
火災感煙探測器 | ||
火災感溫探測器 | ||
手動報警按鈕 | ||
聲光報警器 | ||
開關電源 | ||
主電源及控制面板 | ||
樓宇配電及照明 | ||
2 | 中央控制監控裝置 | 中央計算機管理中心 |
子模塊上位控制 | ||
智能云系統及處理單元 | ||
數字會議實訓 | ||
50寸液晶拼接單元 | ||
壁掛式安裝支架 | ||
大屏高清分配器 | ||
拼接專用線 | ||
USB轉串口按頭+USB轉串口線 | ||
大屏控制系統 | ||
視頻捕捉卡 | ||
以太網交換機 | ||
服務器 | ||
樓宇虛擬教學系統 |
三、績效目標
我校以高技能建設為契機,結合北京本專業就業的發展以及本地區企業培訓的需求,以及我校智能樓宇專業領域的建設與發展,全力營造一個為開發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高水平基地。
項目建成后,將成為我系專業和其它系相關專業學生的實訓的重要平臺,為本地區企業做培訓提供了優良的硬件基礎。緊貼實際生產現場的元器件使學生更多的掌握真實設備的使用方法,使學生畢業直接運用于工作中。智能樓宇專業實訓室項目的建設,結合北京市產業特點,能發揮職業教育的培訓優勢,通過大力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、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、企業員工轉崗和技能提高培訓,服務于新農村建設,服務于北京市轉型,服務于產業結構升級,服務于北京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。